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威海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上半年執行情況報告》 《2020年上半年威海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 | ||||
| ||||
市人大常委會: 2020年8月31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鄧勇、市財政局局長李峰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關于威海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上半年執行情況的報告》《關于2020年上半年威海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提出了審議意見。針對會議提出的意見及建議,市政府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真落實?,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堅持多措并舉,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 (一)抓“六?!贝佟傲€”,全力以赴穩增長。制定《威海市“六保三促”工作方案》,每月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定期調度分析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運行情況。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091.5億元,增長1.6%,增速較上半年提高2.3個百分點,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8%,較上半年提高3個百分點;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增長3%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3.5%左右,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回升勢頭。 (二)抓招商促項目,千方百計強投資。一是發起招商引資七大攻勢。啟動“城市合伙人計劃”,重新組建威海市投資促進中心,繪制骨干企業拓鏈招商熱力圖,梳理外部產業鏈、供應鏈企業294家;引導企業參加“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活動,舉辦“相逢進博·相約威?!?020威海市產業推介會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動,搭建對外溝通橋梁。截至2020年10月,全市新引進外資項目279個,增長25.7%;實際使用外資9.8億美元,規模居全省第4位。二是加強重點項目梯次調度。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統籌土地、能耗等要素資源向沖擊新目標企業集聚,切實做好煤電油氣等能源保障,及時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建設過程中的梗阻問題。截至2020年10月,85個省級重點項目開工80個,完成投資13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5.8%;232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工229個,完成投資483.4億元,占年度計劃的91.5%,81個項目建成投產(投用);立項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1352個,比2019年同期增加492個,總投資2403.9億元,增長6.4%。 (三)挖潛力擴內需,多措并舉促消費。一是組織開展2020年惠民消費季十大主題行動。策劃舉辦500余場專題促銷活動,依托支付寶等平臺,累計發放4批、共計1000萬元惠民消費券,直接拉動消費1.1億元。二是加快培育新興消費熱點。舉辦威海直播電商大賽、“鄉村振興看威?!?、西洋參文化節等系列融媒體直播活動4.7萬場次,累計吸引9478萬人次觀看。三是聚力打造夜間經濟聚集區。舉辦“2020北山之夜”威海市夜經濟啟動儀式、首屆“夜游威?!筹嬀劇钡聡【萍文耆A等20余場夜經濟活動,改造提升新威輔路歷史文化街、棲霞街等9處特色街區,豐富夜間經濟平臺載體。截至2020年10月,全市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下降2.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增速1.6個、2.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 (四)保訂單拓市場,精準施策穩外貿。一是嚴格落實穩外貿各項政策。市級層面成立穩外貿工作專班,出臺《威海市穩外貿14條具體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對260家企業開展跟蹤服務,解決各類問題182個;為申報國際展會、資質認證等679個企業項目提供政策扶持資金975萬元;為1949家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出口額27.1億美元。二是積極培育外貿新業態。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多模式監管中心通過驗收,成功舉辦2020中韓(威海)跨境電商大會,培育玖羅保稅商品體驗中心。截至2020年10月,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23.8億元,增長67.7%,占全省的46.3%,規模居全省第1位。引導綜保區開展保稅物流、轉口貿易業務,加快搭建“四港聯動+綜保區+一帶一路”物流通道,推動日韓轉口貿易、中歐班列入區中轉,預計年可新增貿易額35億元以上。三是深入挖掘外貿增長潛力。鼓勵外貿綜合平臺企業利用國內外資源優勢,加快先進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進口。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完成進出口1332.6億元,增長13.3%,高于全省7.5個百分點。 二、加強政策扶持,著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一)全面兌現稅費減免政策。一是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和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財稅政策落實指南》等一攬子助企紓困政策,梳理形成《減稅降費政策匯編》《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等政策匯編,通過開展系列宣傳和常態化“送政策上門服務企業”等活動,共推送信息53萬條,組織現場培訓276場次,覆蓋企業32萬戶次,確保企業充分了解并享受政策紅利。截至2020年10月底,為全市5.68萬戶企業落實稅費優惠15.72億元,為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273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4.31億元。二是加大社保減免力度。綜合運用社保費“免、減、降、緩、延”多項政策,讓市場主體普惠、公平地享受“真金白銀”支持,2020年1—10月共為2.7萬家企業減免社保費26.64億元,預計全年減免32.2億元。三是加大聯企服務力度。扎實推進企業沖擊新目標“雙百工程”,擴大“雙千”“四進”聯系服務企業覆蓋面,完善企業困難問題、技術需求、資金需求和產業鏈配套“四張清單”調度處理機制,累計調度企業各類需求1100余條,推動市級層面解決問題149個。強化產業鏈協作配套,組織產業鏈對接活動10余場,促成40多家企業開展配套合作,增加產業鏈配套金額5億元,承接出口訂單近8億美元。深入開展涉企服務違規問題排查整治,圍繞涉企優惠、“放管服”改革等八個方面42項具體內容深入查擺,掛牌督戰、限期整改,確保各項惠企政策和涉企服務落實落地。 (二)聚焦產業集群培育產業生態。圍繞做優做強七大產業集群,在全省率先出臺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打造醫藥醫療器械、碳纖維復合材料等10條優勢產業鏈條。2020年1—10月,6個制造業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2128.9億元,實現利潤238億元,增長20.8%;其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康養旅游產業集群,實現旅游總收入436.6億元,同比恢復68.6%。 (三)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一是充分運用信用貸款和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措施,對符合條件、償還有困難的普惠小微貸款給予延期付款支持,截至2020年10月,累計為3928戶企業辦理貸款延期還本付息66.88億元。二是扎實開展“金融診療”助企活動,實現462家需幫扶企業“問診”全覆蓋,發放貸款余額67.67億元。三是持續開展首貸培植行動,成功培植首貸企業3278戶、發放貸款39.99億元。截至2020年10月,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353.5億元,較年初增加469.5億元,增長16.3%;其中,制造業企業貸款增加28.9億元,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加68.2億元。 三、關注群眾福祉,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一)全面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水平。一是抓好義務教育保障。對全市306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威海戶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入學情況進行逐一落實,入學率達到100%;投入2.66億元,新建普惠性幼兒園60所,投入使用52所,覆蓋率達到90%以上;通過獎、助、補、減等方式開展困難學生資助,累計投入近4000萬元,受助學生3萬余人次。二是抓好基本醫療保障。為全市5438名貧困人口代繳居民養老保險費163.14萬元,適齡貧困人口參保率達到100%;動態跟蹤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參保情況,新認定符合慢性病條件的貧困人口3289人。三是抓好住房安全保障。集中修繕貧困戶住房2285戶,改造貧困戶危房2218戶,貧困戶危房動態清零。四是抓好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開展農村飲水質量檢測,對2222個村和1.56萬戶貧困戶飲水情況進行“二輪普查”,自來水通水入戶占比98.32%。其中,180個重點村中,接入城鎮規?;┧芫W66個,實行單村供水114個,自來水通村率達到100%。 (二)積極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一是持續強化民生兜底保障。為1771名貧困人口辦理低保、五保待遇,累計達到11591人,占貧困人口總數的47.47%;發放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591.12萬元、護理補貼528.92萬元,實施無障礙改造4408戶,適配輔助器具1764套,精準滿足貧困殘疾人家庭個性化需求。二是健全完善即時幫扶機制。對存在致貧風險的一般農戶、存在返貧風險的不享受政策農戶,尤其受疫情影響生活困難的貧困群眾實行動態監測,新納入即時幫扶范圍困難群眾22戶、44人。 (三)全力打好穩就業“組合拳”。一是嚴格落實保就業政策。累計為6562家企業落實穩崗返還8534萬元,惠及企業職工32.1萬人。二是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貸款額度,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785筆、5.28億元,創業補貼592筆、729.5萬元。三是創新穩崗培訓模式。建立全市統一的“員工余缺調劑平臺”和“數字零工市場平臺”,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鼓勵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在全省創新開展“以工代訓”職業技能培訓,對培訓合格人員,給予企業每人600元的一次性培訓補貼,已有223家企業、6592人就業參訓。四是防范化解失業風險。對全市110家企業失業動態實時監測,并在全省率先設立1030萬元的就業風險儲備金,將失業金標準提高到1719元/人/月,已發放失業保險金1.8億元、臨時價格補貼1707.2萬元,為1.9萬人發放失業補助金1408.3萬元,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 (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一是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年初確定的2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標準化衛生室、啟用大型農產品快檢系統等13項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口袋公園建設等7項正在加緊推進。二是切實兜住基層“三?!钡拙€。制定出臺《威海市縣級“三?!憋L險防控應急預案》,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等補助標準。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累計完成“三?!敝С?35億元,其中保工資79億元、保運轉5億元、?;久裆?1億元。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累計投入疫情防控資金6.3億元,通過資金撥付和政府采購綠色通道,第一時間撥付到患者救治、物資采購、集中救治場所建設等疫情防控重點領域。 四、著眼服務發展,大力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 (一)依法依規抓好組織收入。密切關注經濟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對財政工作的影響,加強分析調度,積極主動應對,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平臺,持續優化風險應對方法體系,研發“行業”和“單戶”智能化分析助手,構建建筑、房地產、農副產品加工等重點行業、事項分析模型36個、評估模板4套,做好查漏補缺,確保應收盡收。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9.8億元,占年初預算的91.1%,同比下降1.1%,較上半年提高了6.8個百分點。 (二)推進財政資金股權投資改革。一是發揮好基金撬動作用。制定出臺《威海市級政府引導基金績效評價管理辦法》,新設立1億元市級天使投資資金、3億元新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子基金、1億元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子基金、1.5億元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完善政府投資基金體系。二是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圍繞市委、市政府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大力支持“雙招雙引”、企業沖擊新目標、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等重點領域,累計安排市級涉企扶持資金12.9億元,有效提振了企業應對疫情、加快復工復產的信心。 (三)強化財政資金統籌管理。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優化預算管理權責配置,構建完善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鏈條”管理機制;常態化開展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對結轉超過一年的資金進行清理回收,共收回資金4514萬元,目前正在開展結轉一年以上的財政資金、結余資金,不具備實施條件或不急需的項目資金以及基本支出和“五項經費”結余資金回收,確?!澳芙y籌的都統籌、能收回的都收回”,為重點工作開展提供保障。二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開展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攻堅,擴大部門整體績效管理試點范圍,在全省首創年度預算停止執行報備制度,引導部門對不能正常執行的預算資金進行主動申報,由財政部門及時調整用于其他急需領域。目前,已有24個部門因疫情及項目變更等因素,主動申請停止37個項目預算執行,涉及資金6532.3萬元。三是加強財政支出管理。按照“兩壓四嚴控”要求,出臺《關于貫徹政府過緊日子要求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的通知》,市級在年初預算壓減基礎上,對差旅費再壓減30%,對公務接待費、會議費、培訓費再壓減60%,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再壓減60%,對無法執行的因公出國(境)費全部收回,共收回資金2120萬元,確保一般性支出可壓盡壓、應壓盡壓。 (四)強化融資支持保障。出臺《威海市企業信用保證擔保增信業務實施細則》,推動“信財銀?!逼髽I融資服務平臺上線運行,搭建銀企對接橋梁。2020年1—10月,通過平臺協助銀行為企業貸款419筆、27.6億元,為企業復工達產、平穩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大政府債券和中央直達資金爭取力度,累計爭取4批專項債券資金94.77億元,同比增長19.5%,為萊榮高鐵、新機場建設等47個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目前已全部完成發行并撥付到位;累計爭取中央直達資金18.2億元,優先保障基層“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提升疫情防控和應急物資儲備能力,目前完成實際支出16.9億元,支出進度92.9%。 以上報告不當之處,請指正。 威海市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18日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